外科术后脓毒症患者动脉血乳酸监测的临床分析
李胜军1
常州市第四人民(肿瘤)医院ICU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外科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测定入院和入院6h动脉乳酸, 计算6h乳酸清除率。 根据24h内最差生命体征、 生化指标、 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 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 据APACHEⅡ分为≤20分组及>20分组, 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 用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与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相关性。
结果 死亡组动脉乳酸(11.75±2.31)明显高于存活组(5.34±2.76), 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11.00±3.62)明显低于存活组(31.21±12.58), 有统计学差异(P<0.01); APACHEⅡ>20分组较≤20分组动脉乳酸升高,6h动脉乳酸清除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初始动脉乳酸及6h动脉乳酸均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 =0.647,0.758,P<0.001), 6h动脉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709,P<0.000);
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乳酸也相应增高,且6h动脉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愈严重预后愈差。 早期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6h动脉乳酸清除率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外科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测定入院和入院6h动脉乳酸, 计算6h乳酸清除率。 根据24h内最差生命体征、 生化指标、 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 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 据APACHEⅡ分为≤20分组及>20分组, 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 用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与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相关性。
结果 死亡组动脉乳酸(11.75±2.31)明显高于存活组(5.34±2.76), 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11.00±3.62)明显低于存活组(31.21±12.58), 有统计学差异(P<0.01); APACHEⅡ>20分组较≤20分组动脉乳酸升高,6h动脉乳酸清除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初始动脉乳酸及6h动脉乳酸均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 =0.647,0.758,P<0.001), 6h动脉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709,P<0.000);
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乳酸也相应增高,且6h动脉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愈严重预后愈差。 早期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6h动脉乳酸清除率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脓毒症 动脉乳酸 乳酸清除率 APACHEⅡ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