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乳治疗脂溶性药物中毒3例临床观察
孟新科1 郑晓英1 熊丽红1 陈伟峰1 万丽春1 周丹1 张宪华1 王滨1 幸泽茂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 观察脂肪乳对脂溶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及药代动力学影响。
方法 20%250ml脂肪乳分别治疗艾司唑仑、氯氮平、安定和艾司唑仑同时中毒病例各1例,每例治疗1~3次。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药浓度,观察并记录中毒患者意识状态改变情况。
结果 病例1第一次治疗后艾司唑仑血药浓度下降66.6%(从3050.6 ng/ml到1018.8 ng/ml),意识状态有明显改善,持续时间持久。未用脂肪乳的20小时内血药浓度反而上升1.1%(从1018.8 ng/ml到1030.0ng/ml)。第二次治疗后艾司唑仑血液浓度下降88.4%(从1030.0 ng/ml到119.0ng/ml),意识状态进一步好转,患者完全清醒。病例2共治疗三次,3小时内氯氮平血药浓度分别下降38.1%(从4830.9ng/ml到2992.7ng/ml)、29.4%(从2302.2ng/ml到1269.1ng/ml)和39.1%(从1191.6 ng/ml到725.4 ng/ml),每小时平均下降12.7%、9.8%和13.0%。前2次治疗后未用脂肪乳的20小时内血药浓度分别下降23.1%(从2992.7 ng/ml到2302.2ng/ml)和26.7%(从1625.3ng/ml到1191.6ng/ml),每小时平均下降1.2%和1.3%;最后一次未用脂肪乳的18小时内血药浓度下降21.6%(从725.4ng/ml到568.5),每小时下降1.08%。患者第一次治疗即意识恢复清醒。病例3治疗后地西泮浓度下降66.9%(从1942.8 ng/ml到643.8 ng/ml),未治疗期间反而上升57.5%(从643.8ng/ml到1014.2ng/ml);艾司唑仑浓度治疗后下降66.4%(从911.3ng/ml到306.6 ng/ml),未治疗期间反而上升106.3%(从306.6 ng/ml到632.6ng/ml),患者治疗后即意识恢复清醒。
结论 肪乳可降低部分脂溶性药物中毒患者血药浓度,对其有一定解毒作用。其有效性需进一步大样本前瞻对照研究。
方法 20%250ml脂肪乳分别治疗艾司唑仑、氯氮平、安定和艾司唑仑同时中毒病例各1例,每例治疗1~3次。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药浓度,观察并记录中毒患者意识状态改变情况。
结果 病例1第一次治疗后艾司唑仑血药浓度下降66.6%(从3050.6 ng/ml到1018.8 ng/ml),意识状态有明显改善,持续时间持久。未用脂肪乳的20小时内血药浓度反而上升1.1%(从1018.8 ng/ml到1030.0ng/ml)。第二次治疗后艾司唑仑血液浓度下降88.4%(从1030.0 ng/ml到119.0ng/ml),意识状态进一步好转,患者完全清醒。病例2共治疗三次,3小时内氯氮平血药浓度分别下降38.1%(从4830.9ng/ml到2992.7ng/ml)、29.4%(从2302.2ng/ml到1269.1ng/ml)和39.1%(从1191.6 ng/ml到725.4 ng/ml),每小时平均下降12.7%、9.8%和13.0%。前2次治疗后未用脂肪乳的20小时内血药浓度分别下降23.1%(从2992.7 ng/ml到2302.2ng/ml)和26.7%(从1625.3ng/ml到1191.6ng/ml),每小时平均下降1.2%和1.3%;最后一次未用脂肪乳的18小时内血药浓度下降21.6%(从725.4ng/ml到568.5),每小时下降1.08%。患者第一次治疗即意识恢复清醒。病例3治疗后地西泮浓度下降66.9%(从1942.8 ng/ml到643.8 ng/ml),未治疗期间反而上升57.5%(从643.8ng/ml到1014.2ng/ml);艾司唑仑浓度治疗后下降66.4%(从911.3ng/ml到306.6 ng/ml),未治疗期间反而上升106.3%(从306.6 ng/ml到632.6ng/ml),患者治疗后即意识恢复清醒。
结论 肪乳可降低部分脂溶性药物中毒患者血药浓度,对其有一定解毒作用。其有效性需进一步大样本前瞻对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