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减少可作为院内革兰氏阴性菌血症的一项特异性诊断指标
穆玉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综合ICU
目的 研究各项临床指标对院内感染革兰氏阴性(G-)和革兰氏阳性(G+)菌血症的鉴别诊断作用,寻求早期诊断G-菌血症的特异性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10-2010.10 入院48h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资料,调查性别,年龄,APACHEⅡ和SOFA评分,慢性疾病史,临床严重程度,静脉营养,接受手术或外科操作,机械通气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混合细菌菌血症,住ICU时间及院内死亡率情况。结合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体温(T),心率(HR),白细胞(WBC)数目,中性粒细胞(NEU)数目,淋巴细胞(LYM)数目,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以及各项指标联合对G-菌血症的诊断作用。
结果 G-菌血症组有更多的患者表现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88.9%:73%,P=0.003),菌血症导致脓毒性休克的14例患者中,仅有1例(7.1%)是G+细菌引起的,13例(92.9%)由G-细菌引起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显示除LYM数量[G- :G+ (1.09±0.65:0.72±0.27)×109/L,P 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T、HR、WBC、NEU、CRP和PCT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YM数目AUC为0.65(95%CI 0.51-0.78,P=0.047),LYM取值1.10×109/L时特异性为92.31%。T+HR+LYM,T+LYM和T+NEU+LYM的AUC分别为0.70(95%CI 0.57-0.83,P=0.010),0.67(95%CI 0.53-0.80,P=0.028)和0.70(95%CI 0.57-0.83,P=0.008)。
结论 G-细菌诱发菌血症的临床病情表现更加严重,G- 细菌和G+细菌诱发的菌血症都会引起淋巴细胞数目减少,G+菌血症导致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则更为明显,LYM>1.10×109/L是院内G-菌血症诊断的一项特异性指标,可作为为临床鉴别G-菌血症和G+菌血症的一项临床鉴别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10-2010.10 入院48h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资料,调查性别,年龄,APACHEⅡ和SOFA评分,慢性疾病史,临床严重程度,静脉营养,接受手术或外科操作,机械通气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混合细菌菌血症,住ICU时间及院内死亡率情况。结合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体温(T),心率(HR),白细胞(WBC)数目,中性粒细胞(NEU)数目,淋巴细胞(LYM)数目,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以及各项指标联合对G-菌血症的诊断作用。
结果 G-菌血症组有更多的患者表现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88.9%:73%,P=0.003),菌血症导致脓毒性休克的14例患者中,仅有1例(7.1%)是G+细菌引起的,13例(92.9%)由G-细菌引起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显示除LYM数量[G- :G+ (1.09±0.65:0.72±0.27)×109/L,P 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T、HR、WBC、NEU、CRP和PCT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YM数目AUC为0.65(95%CI 0.51-0.78,P=0.047),LYM取值1.10×109/L时特异性为92.31%。T+HR+LYM,T+LYM和T+NEU+LYM的AUC分别为0.70(95%CI 0.57-0.83,P=0.010),0.67(95%CI 0.53-0.80,P=0.028)和0.70(95%CI 0.57-0.83,P=0.008)。
结论 G-细菌诱发菌血症的临床病情表现更加严重,G- 细菌和G+细菌诱发的菌血症都会引起淋巴细胞数目减少,G+菌血症导致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则更为明显,LYM>1.10×109/L是院内G-菌血症诊断的一项特异性指标,可作为为临床鉴别G-菌血症和G+菌血症的一项临床鉴别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