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干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张颖蕊1 王艳明1 于荣国1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外科
目的 通过NIRS法持续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并研究亚低温治疗对其rScO2和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入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例,根据有无亚低温治疗分为2组,采用近红外频谱法(NIRS)连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同时, 在伤后12h、24h、48h、96h测定患者颈静脉球血血清S-100B蛋白浓度。
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行亚低温治疗96小时,能显著改善局部脑氧饱和度(P=0.008,P<0.05)。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h出现血清S-100B蛋白浓度升高,24h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亚低温治疗组较常温治疗组能显著降低伤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P=0.009,P<0.05)。
结论 1.NIRS法持续监测rScO2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局部脑氧代谢情况,有助于评估低温等治疗措施对维持脑氧供需平衡的效果。2. 持续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颅脑损伤后血浆中S-100蛋白浓度,减轻伤后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组织灌注。
方法 收集入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例,根据有无亚低温治疗分为2组,采用近红外频谱法(NIRS)连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同时, 在伤后12h、24h、48h、96h测定患者颈静脉球血血清S-100B蛋白浓度。
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行亚低温治疗96小时,能显著改善局部脑氧饱和度(P=0.008,P<0.05)。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h出现血清S-100B蛋白浓度升高,24h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亚低温治疗组较常温治疗组能显著降低伤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P=0.009,P<0.05)。
结论 1.NIRS法持续监测rScO2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局部脑氧代谢情况,有助于评估低温等治疗措施对维持脑氧供需平衡的效果。2. 持续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颅脑损伤后血浆中S-100蛋白浓度,减轻伤后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组织灌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