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阻断术后脓毒症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
程林1 周青山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后合并脓毒症时大鼠和脊髓病理改变及脊髓组织中TNF-a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将动物分为4组:A对照组(n=8);B腹主动脉阻断组(n=8);C脓毒症组(n=8): D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组(n=8)。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动物以戊巴比妥钠45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右侧卧位,经侧腹切口,腹膜后分离出腹主动脉及左肾动脉,在靠近膈肌处以无创动脉夹夹闭腹主动脉20分钟后开放。注射内毒素(LPS20mg/kg)时间点为再灌注后2小时。手术后8小时麻醉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腰段脊髓膨大处,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行HE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NF-a在脊髓前角的表达,使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 A组未见有明显炎性改变; B组可见脊髓组织明显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及白细胞浸润; C组可见脊髓轻度组织水肿,少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可见较多白细胞浸润; D组可见脊髓组织重度水肿,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尚可见核碎裂、核溶解等细胞凋亡表现,细胞整体结构不清、完整性破坏,胞核有的固缩、有的消失;更为甚者细胞完全消失为空泡,或仅为残留的坏死碎片,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脊髓组织TNF-a表达的比较:TNF-a在A组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膜、胞浆以及神经元突起上少量表达,胞核境界分明,核仁清晰;B组表达增加,以前角运动神经元胞膜增加为主,胞浆增加不明显,胞核仍清晰;C组表达增加,以胞浆表达增加为主,尚可见胞膜线状表达,胞核亦可见阳性表达;D组呈强阳性表达但低于C组,以胞浆增加为主,胞膜表达不清晰,核浆上亦可见阳性表达,核仁及核浆境界不清晰,与B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105>0.05)。
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发生脓毒症时,易进展为重症脓毒症,死亡率高;TNF-a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表达与病死率及组织损伤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序贯发生脓毒症时,可出现免疫麻痹;对于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一旦发生脓毒症,其治疗策略可能与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有一定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