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PPAR-γ1基因脑室内转染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的保护作用

唐吉伟1 徐军美2 钱自亮1
1.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目的 1.研究通过脑室内途径腺病毒载体转染PPAR-γ1到脑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则进一步观察其对缺血再灌注脑是否具有保护作用。2.过表达PPAR-γ1基因和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合用,观察其对脑I/R保护作用是否有增强。
方法 选择9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按照包新民等报道的定位方法,在立体定位仪下给大鼠脑室内注射相应试剂0.1ml。第1、2组注入不含PPAR-γ1基因的生理盐水0.1ml,第3组注入Adv-PPARγ1 0.1ml,第4注入Adv-EGFP 0.1ml,第5组吡格列酮5mg/kg灌胃Qd3天,第6组脑室内注入Adv-PPARγ1 0.1ml+吡格列酮5mg/kg灌胃Qd3天。
(3)3天后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第1组为假手术组,不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第2-6组阻断大脑中动脉90分钟再灌注24小时。
(4)采集脑组织标本,采用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伊文氏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光镜、电镜下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病毒表达情况;脑组织MPO活性测定;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IL-1β、ICAM-1、AQP-4、MMP-9蛋白的表达。
结果 脑室内途径腺病毒载体转染Adv-EGFP,免疫荧光反应阳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MPO活性明显增高,IL-1β、ICAM-1、AQP-4和MMP-9蛋白的表达增加。脑室内注射Adv-PPARγ1或吡格列酮灌胃均能抑制IL-1β、ICAM-1、AQP-4和MMP-9的上调。它们联合应用时能增强保护作用。
结论 1. 通过脑室内注射腺病毒载体转染PPAR-γ1到脑的方法可行,且对缺血再灌注脑具有保护作用。脑室内转染PPAR-γ1基因和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合用,能增强对I/R脑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