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脑电非线性分析

瞿祥1 王艺明1
贵州省人民医院

目的 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抑郁症患者大脑皮质电活动变化情况,并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方法 1. 选取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30例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和30名同性别、同年龄组正常人作为对照;2.采集上述受试者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信号;3. 利用近似熵(ApEn)对采集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4. 抑郁症患者经药物(帕罗西汀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3周后再次进行脑电非线性分析。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安静闭眼状态下,治疗前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左、右前额,左、右额,右中央,左顶,左、右枕,左、右前颞,左中、右中颞,左、右后颞的近似熵(ApEn)增高;2.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安静闭眼状态下,治疗3周后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左、右前额,左、右额,右中央,左顶,左、右枕,左前颞,右中颞,左、右后颞的近似熵仍增高;3.与治疗前比较,经药物治疗3周后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左前额,左前颞,左、右中颞的近似熵降低。
结论 1.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皮层电变化; 2.脑电非线性指数监测可能成为一种客观评价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新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