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对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刘旭1 王迪芬1 于航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 观察芬太尼对脑损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血糖及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损伤术后患者3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n=15)和对照组(n=15)。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及所用麻醉药物种类均相同,所行手术方式均为“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术毕即转入ICU。芬太尼组转入ICU即刻给予芬太尼1μg/kg为负荷剂量,芬太尼20μg/kg+生理盐水(NS)至50ml,1ml/h持续静脉泵入,泵完后停用;对照组予NS50ml,1ml/h持续静脉泵入,泵完后停用。自转入ICU即刻到转入后48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自主呼吸频率;每4小时检测一次血糖。检测转入ICU即刻,术后一天,术后两天、术后三天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
结果 除转入后1小时外两组患者各时点的MAP、心率、自主呼吸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血糖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1小时芬太尼组的MAP、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均低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的波动水平(各相邻时间点所测值之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MAP、心率、自主呼吸频率的波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ICU即刻两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一天、术后两天、术后三天芬太尼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每一次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芬太尼对脑损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但利于维护其生命体征的平稳;芬太尼可以降低脑损伤术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并加快血浆β-内啡肽水平降低速度。芬太尼可以减轻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
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损伤术后患者3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n=15)和对照组(n=15)。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及所用麻醉药物种类均相同,所行手术方式均为“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术毕即转入ICU。芬太尼组转入ICU即刻给予芬太尼1μg/kg为负荷剂量,芬太尼20μg/kg+生理盐水(NS)至50ml,1ml/h持续静脉泵入,泵完后停用;对照组予NS50ml,1ml/h持续静脉泵入,泵完后停用。自转入ICU即刻到转入后48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自主呼吸频率;每4小时检测一次血糖。检测转入ICU即刻,术后一天,术后两天、术后三天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
结果 除转入后1小时外两组患者各时点的MAP、心率、自主呼吸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血糖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1小时芬太尼组的MAP、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均低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的波动水平(各相邻时间点所测值之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MAP、心率、自主呼吸频率的波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ICU即刻两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一天、术后两天、术后三天芬太尼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每一次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芬太尼对脑损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但利于维护其生命体征的平稳;芬太尼可以降低脑损伤术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并加快血浆β-内啡肽水平降低速度。芬太尼可以减轻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