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法永久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王桥生1 符晖1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线栓法永久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局灶脑缺血模型(PMCAO)的使用价值。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脑缺血组,脑缺血组分别取术后6h、24h为观察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大鼠。改进后的线栓法建立PMCAO后,2%红四氮唑溶液 (TTC) 染色观察各组缺血侧脑梗死变化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缺血侧病理改变。
结果 1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缺血组可见明显的神经行为缺损:走路跛行、偏向一侧或划圈,精神委靡,少动,不思饮水;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神经行为学异常,走路顺利,精神活泼,多动,饮水自如脑缺血组神经缺陷评分中位数为2分,而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神经缺陷评分中位数均为0分。2 TTC染色和脑梗死体积:大鼠正常脑组织染色呈红色,梗死区呈白色,表现出明显的缺血梗死区,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脑梗死呈进行性扩展。脑缺血组在缺血 6h梗死范围主要累及部分缺血侧大脑皮质内侧部、皮质下的尾壳核、丘脑前部和外侧部、下丘脑的外侧部;缺血24h梗死区由上述部位向周围扩展,整个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基本累及。而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非缺血侧脑组织染色呈均一的红色。脑缺血组缺血侧脑梗死体积随时间进行性增大。3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在缺血组,肉眼观察,所有动物颅内无出血或血肿,栓塞侧比对侧苍白,脑组织比较软。光镜下观察:在缺血 6h,主要表现为梗死区广泛的神经元坏死,细胞数减少,细胞结构模糊,细胞体缩小变形,染色加深,核消失,血管可见粒细胞附壁及浸润,。在缺血24h, 神经元坏死进一步加剧,细胞溶解伴软化灶形成,可见大量的细胞气球样改变和间质水肿现象。而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脑缺血组非缺血侧脑组织结构完整,皮层细胞分层清楚及血管结构正常,锥体细胞层核大深染的细胞比例不高,无明显核固缩,细胞气球样变和间质水肿现象。
结论 改进后的线栓法PMCAO方法操作简单, 造模成功率达90%,结果稳定可靠, 重复性好, 脑梗死与临床病理过程一致,是研究局灶脑缺血损伤比较理想、简易的实验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