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心脏外科心肺复苏科内转运的体会
史嘉玮1 吴惠亮1 张菁1 肖雅琼1 谢艾妮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ICU
目的 小结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心肺复苏科内转运的抢救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本单位住院病人心肺复苏并转运32例(38人次),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m-73y(平均26.8±17.4y),婴幼儿12例,成人20例;体重3.1-75kg(平均31.9±29.6)kg;基础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13例,瓣膜病11例,冠心病4例(含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4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2例),心肌病4例;手术前12人次,手术后26人次。本组发现时间0-7min,立即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和清理呼吸道、建立大静脉通路和心电监护,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碳酸氢钠等药物,必要时气管插管、电击除颤;普通病房抢救后立即科内转运至ICU,其中18人次在暂时恢复呼吸心跳后转运,16人次在转运途中继续心外按压,15人次转运前已行气管插管;ICU病房内进一步生命支持,包括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11人次,持续肾脏替代治疗5人次,急诊IABP辅助4人次,急诊冠脉搭桥术3例,急诊心内畸形矫治术1例,急诊瓣膜置换术4例,心脏移植1例,开胸探查术2例。
结果 本组以恢复窦性心律、大动脉搏动正常、自主呼吸恢复、面色红润为标准的早期复苏26例(30人次),成功率78.95%,心脏复跳时间1-80min(平均15.13±23.23)min;后期并发症包括脑损害4例(12.5%),肾功能不良5例(15.6%),肺炎与呼吸衰竭19例(59.4%),心力衰竭16例(50%),因基础病未愈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9例(28.1%)。
结论 心脏外科病人术前、术后皆易发生心搏骤停。由于心脏基础病,即使住院条件下,该类心肺复苏仍具相当难度,因此需要高度警惕。抢救时必须分秒必争,尽快实施现场抢救是基本原则,抢救有效后迅速、稳妥地转运,转运途中强调分工协作和无缝隙连接,ICU内继续生命支持和针对病因的进一步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本单位住院病人心肺复苏并转运32例(38人次),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m-73y(平均26.8±17.4y),婴幼儿12例,成人20例;体重3.1-75kg(平均31.9±29.6)kg;基础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13例,瓣膜病11例,冠心病4例(含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4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2例),心肌病4例;手术前12人次,手术后26人次。本组发现时间0-7min,立即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和清理呼吸道、建立大静脉通路和心电监护,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碳酸氢钠等药物,必要时气管插管、电击除颤;普通病房抢救后立即科内转运至ICU,其中18人次在暂时恢复呼吸心跳后转运,16人次在转运途中继续心外按压,15人次转运前已行气管插管;ICU病房内进一步生命支持,包括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11人次,持续肾脏替代治疗5人次,急诊IABP辅助4人次,急诊冠脉搭桥术3例,急诊心内畸形矫治术1例,急诊瓣膜置换术4例,心脏移植1例,开胸探查术2例。
结果 本组以恢复窦性心律、大动脉搏动正常、自主呼吸恢复、面色红润为标准的早期复苏26例(30人次),成功率78.95%,心脏复跳时间1-80min(平均15.13±23.23)min;后期并发症包括脑损害4例(12.5%),肾功能不良5例(15.6%),肺炎与呼吸衰竭19例(59.4%),心力衰竭16例(50%),因基础病未愈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9例(28.1%)。
结论 心脏外科病人术前、术后皆易发生心搏骤停。由于心脏基础病,即使住院条件下,该类心肺复苏仍具相当难度,因此需要高度警惕。抢救时必须分秒必争,尽快实施现场抢救是基本原则,抢救有效后迅速、稳妥地转运,转运途中强调分工协作和无缝隙连接,ICU内继续生命支持和针对病因的进一步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