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镇静药物在心外科术后病人中应用的比较
叶八宁1 施贤清1 王宇辉1
贵州省人民医院ICU科
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镇静监测的价值,力月西及异丙酚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影响,以及BIS与SAS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分组后立即记录性别,体重,年龄,APACHE II评分。常规给与力月西+芬太尼(50mg+0.5mg+NS至50ml),异丙酚+芬太尼(400mg+0.4mg)镇静镇痛,以SAS2-4分为合适的镇静深度,调整给药速度,当SAS评分>4分时,增大镇静药物量,当SAS评分<2分时,则减少镇静药物量。血压明显下降时给予加快输液速度,5min内恢复则继续,反之,则不再纳入试验。于入重症监护室即刻、15、30、45 min、1 h及1 h后每隔1 h直至拔除气管导管.记录心率,血压,有创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BIS,SAS分值、记录血气,带机时间,微量泵调整次数,及用药总量、是否遗忘、对抗次数。
结果:SAS1-5分之间BIS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中位数(M)比较采用秩和检验,SAS评分与BIS作Spearman 相关。两组间血压,带机时间,人机对抗对抗无明显差异,P>0.05,BIS值与SAS分级相关具有显著性,r= 0.0884 P<0.01。
结论:力月西或丙泊酚对心外科术后病人镇静的作用是相当的,但使用力月西组镇静药物的花费要低,P<0.01。在无明显躁动因素的干扰下BIS可准确的监测患者的镇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