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脑出血患者酸碱失衡分析及策略
马静1 顾珮瑜1 邵雅洁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ICU
目的 研究血气分析对重症医学科收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脑出血血气变化机制,以提高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 收入本院ICU脑出血患者5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30例,脑叶出血8例,小脑出血11例,桥脑出血1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4例,脑室引流术7例,未行手术治疗19例;气管切开者4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者3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排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所致脑出血;肿瘤卒中;脑梗死性脑出血;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颅内出血。采用指套型无创监护仪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采用血气分析仪每日抽取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监测,记录指标包括: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采用采用国际通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对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出院时)进行评定。统计分析血气分析结果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于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低氧血症(Pa02<60 mmHg组)影响患者预后,与氧分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失衡(pH<7.35/pH>7.45组)影响患者预后,与pH值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SpO2指标改善,与机械通气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性碱中毒为脑出血患者主要酸碱失衡类型,呼碱合并代酸比例随着入住ICU时间增加。
结论 1.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与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预后关系密切。2.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3.血气分析可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并影响患者预后。4. 轻度呼吸性碱中毒可使颅内压降低、减缓脑水肿的发展,但重度呼吸性碱中毒可使碱血症加重,氧离曲线左移,加重脑缺氧,应选择适当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可减少呼吸肌做功及CO2排出;随着ICU入住时间延长,呼碱合并代酸比例增加,应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尽早进行肠外营养,避免损肾药物使用,增加脏器灌注,保护肾脏功能。
方法 收入本院ICU脑出血患者5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30例,脑叶出血8例,小脑出血11例,桥脑出血1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4例,脑室引流术7例,未行手术治疗19例;气管切开者4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者3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排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所致脑出血;肿瘤卒中;脑梗死性脑出血;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颅内出血。采用指套型无创监护仪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采用血气分析仪每日抽取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监测,记录指标包括: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采用采用国际通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对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出院时)进行评定。统计分析血气分析结果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于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低氧血症(Pa02<60 mmHg组)影响患者预后,与氧分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失衡(pH<7.35/pH>7.45组)影响患者预后,与pH值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SpO2指标改善,与机械通气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性碱中毒为脑出血患者主要酸碱失衡类型,呼碱合并代酸比例随着入住ICU时间增加。
结论 1.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与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预后关系密切。2.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3.血气分析可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并影响患者预后。4. 轻度呼吸性碱中毒可使颅内压降低、减缓脑水肿的发展,但重度呼吸性碱中毒可使碱血症加重,氧离曲线左移,加重脑缺氧,应选择适当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可减少呼吸肌做功及CO2排出;随着ICU入住时间延长,呼碱合并代酸比例增加,应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尽早进行肠外营养,避免损肾药物使用,增加脏器灌注,保护肾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