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肺栓塞9例临床体会

张磊1 钱振宇1 赵叶娜1 张泓1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SICU

目的 提高创伤后肺栓塞的的认识。
方法 对2008~2010年间创伤性骨折术后肺栓塞患者9例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于3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8.2岁,同时分析了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和胸部CT。确诊后在介入下行置管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于明确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还于下腔静脉置入滤器。抗凝、溶栓治疗5~7天后加用华法林,并根据PT、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调整,并开始撤除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
结果 以上病例中7例明确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全部病例数的78.8%。所有病例经加置管抗凝溶栓治疗后的第二天,临床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继续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疾病痊愈,恢复良好。
结论 创伤及相关的长期卧床及制动是肺栓塞的原因之一,而且多数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提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对防止肺栓塞再发的意义,同时对于手术或创伤后需期卧床制动的患者应酌情采取预防性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