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淀粉对大鼠脓毒症早期活化蛋白C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

吕杰1 杨劲松1 张振宇1 刘方1 安友仲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 观察常用复苏液体羟乙基淀粉对大鼠脓毒症早期活化蛋白C(APC)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
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术(CLP) 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清洁级雄性SD大鼠75只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羟乙基淀粉组3 组, 每组25只,各组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2、4、6 、8、12小时5个亚组, 每亚组5只。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术后即开始静脉补充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组术后1小时内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130/0.4),之后补充生理盐水。实验动物在规定的时间点取血后处死,测血浆活化蛋白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含量(PAI)。
结果 1、血浆APC变化:随时间推移,假手术组APC含量略微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组APC含量则逐渐下降,术后8和12小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而羟乙基淀粉组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在术后6和8小时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2、血浆PAI的变化:假手术组大鼠的血PAI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手术组大鼠的血PAI含量在术后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之后下降,最后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羟乙基淀粉组在术后低于假手术组,稍有升高后又恢复到与假手术组相似的水平,在术后4小时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但整体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3、血浆t-PA变化:假手术组大鼠的血t-PA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手术组大鼠的血t-PA含量在术后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虽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羟乙基淀粉组的血t-PA含量在术后与假手术组水平相似,明显低于手术组(p<0.01)。
结论 羟乙基淀粉在Sepsis早期对机体蛋白C系统可能有一定上调作用,这有利于改善Sepsis早期机体的高凝状态,同时它可能还有稳定纤溶系统的功能,减少纤溶亢进引起的凝血底物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