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指标对失血性休克容量状态的评价
俞建峰1 顾勤1 刘宁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
目的 探讨动态指标每搏输出量变异(SVV)和脉压变异(PPV)对失血性休克的容量状态评价的准确性。
方法 10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后机械通气,通过5阶段逐步放血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容量模型,每阶段释放家猪血容量的10%,5分钟内完成,稳定10分钟后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中心静脉压(CVP)、SVV及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各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 失血性休克早期(失血量10%),仅SVV,PPV明显升高,失血量至20%时,开始出现HR增快,同时CI、SVI、ITBVI下降,失血量至30%时CVP也出现明显下降,失血量达40%时MAP才出现显著性降低。△SVV和△PPV与失血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和-0.764,P<0.05,△SVV和△PPV与△CI的相关性也较好,相关系数为-0.795和-0.736,优于△CVP(相关系数为0.449)。
结论 SVV和PPV可以准确反应失血性休克容量状态的变化,并且在休克早期即出现明显变化。
方法 10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后机械通气,通过5阶段逐步放血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容量模型,每阶段释放家猪血容量的10%,5分钟内完成,稳定10分钟后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中心静脉压(CVP)、SVV及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各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 失血性休克早期(失血量10%),仅SVV,PPV明显升高,失血量至20%时,开始出现HR增快,同时CI、SVI、ITBVI下降,失血量至30%时CVP也出现明显下降,失血量达40%时MAP才出现显著性降低。△SVV和△PPV与失血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和-0.764,P<0.05,△SVV和△PPV与△CI的相关性也较好,相关系数为-0.795和-0.736,优于△CVP(相关系数为0.449)。
结论 SVV和PPV可以准确反应失血性休克容量状态的变化,并且在休克早期即出现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