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内压力监测对危重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
俞隼1 顾勤1 刘宁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
目的 探讨监测腹腔内压力(IAP)对危重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患者221例,采用经膀胱尿管间接测定方法,每日监测患者IAP,连续监测7天,并记录患者入ICU时APACHEⅡ及SAPS评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结果 221例患者中57例(25.8%)患者发生腹腔内高压(IAH),10例(4.5%)患者发生腹腔间室综合征(ACS),IAH患者的病死率为36.8%,ACS患者的病死率达50%。存活患者入ICU后腹内压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死亡组则呈升高趋势,存活患者入ICU第5天始IAP (5d:7.104 0.968、6d:6.866 1.039、7d:6.496 1.102 mmHg)显著低于死亡组 (5d:10.478 0.909、6d:10.680 0.958、7d:10.837 0.933 mmHg),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第7天IAP水平与危重患者的预后相关(OR=1.278,P=0.008)。ROC曲线分析显示第7天I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1 0.041,截断值为12.13mmHg,敏感性为43.9%,特异性94.4%。
结论 IAP是危重病监测的重要指标,每日监测并动态观察IAP的变化趋势有助于评估危重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