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任志慧1 章志丹1 穆恩1 曹勇1 刘一娜1 陈铭铭1 马晓春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 了解ALI/ARDS的流行病学及预后
方法 根据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LI/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ALI/ARDS患者的发病率、病死率、ARDS患者的病因、机械通气情况、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28天病死率。
结果 收治的患者中ALI、ARDS发病率分别为10.2%(186/1817)、6.8%(124/1817),病死率分别为11.3%、41.6%。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共有89例ARDS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34例,年龄13-88岁,平均年龄为59.39±16.71岁。其诱发因素中,直接因素:严重肺炎占20.2%、吸入胃内容物占3.4%、肺挫伤占5.6%,间接因素:腹腔感染49.4%、重症胰腺炎6.7%、多发创伤7.9%、大手术占2.3%、失血性休克1.1%。调查的ARDS患者平均氧合指数135.30±45.70cmHg,全部应用了机械通气治疗,其模式均选择压力控制,其中31.5%的患者实施了肺复张。调查的ARDS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34小时,入住ICU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28天病死率37.1%。
结论 ICU中ALI/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脓毒症是ARDS常见诱发因素之一。及早的诊断、合理的机械通气可以降低短期病死率为患者治疗原发病提供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