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静治疗的思考

罗翠竹1 齐协飞1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减少医疗活动中的痛苦。在这种环境下,镇静治疗已经成为现在ICU的常规治疗。
1、病例介绍
38岁,男性患者,70Kg,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考虑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鉴于患者躁动、不合作,并诉腹痛剧烈,遂给予镇静治疗。
镇静治疗方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持续泵入,并每4小时监测Ramsay评分,根据Ramsay评分调整镇静药物剂量,使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同时实行每日唤醒。药物配制:咪达唑仑30mg+芬太尼0.3mg+NS38ml,以5ml/h泵入,逐步调整剂量。
治疗效果:第一日、第二日,5ml/h泵入(咪达唑仑0.7ug/kg.min+芬太尼0.007ug/kg.min ),Ramsay评分3分。第三日,8ml/h泵入(咪达唑仑1.1ug/kg.min+芬太尼0.011ug/kg.min ),Ramsay评分4分。第四日, 8ml/h泵入(咪达唑仑1.1ug/kg.min+芬太尼0.011ug/kg.min ),患者间断躁动,Ramsay评分3分左右。第五到九日,镇静方案同第四日,患者仍间断躁动。第十日,行气管切开术,停用镇静药物,6小时内患者神志未醒, Ramsay评分4分。6小时后患者出现明显躁动,完全不能配合治疗,挣扎,拔管等。第十一日,患者神志清楚,能交流,能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