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对家兔心肺复苏后早期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立平1 曹雯1 李帅1 李燕玲1 李培杰1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科ICU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其可能相关心肌保护机制。
方法 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18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但不致颤;肾上腺复苏组(B组),在复苏时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30μg/kg);瑞芬太尼复苏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后给予瑞芬太尼。动态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 peak±dp /dt)及血清H-FABP和8-iso-PGF2α浓度的变化。
结果 ①与A组比较,其余两组LVEDP与peak±dp/dt在复苏成功后30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组LVEDP与peak±dp/dt分别在复苏成功120min、120min、60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A组比较,其余两组血清H-FABP与8-iso-PGF2α值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血清H-FABP与8-iso-PGF2α值明显降低。
结论 瑞芬太尼干预可以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从而达到理想的心肌保护目的。
方法 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18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但不致颤;肾上腺复苏组(B组),在复苏时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30μg/kg);瑞芬太尼复苏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后给予瑞芬太尼。动态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 peak±dp /dt)及血清H-FABP和8-iso-PGF2α浓度的变化。
结果 ①与A组比较,其余两组LVEDP与peak±dp/dt在复苏成功后30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组LVEDP与peak±dp/dt分别在复苏成功120min、120min、60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A组比较,其余两组血清H-FABP与8-iso-PGF2α值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血清H-FABP与8-iso-PGF2α值明显降低。
结论 瑞芬太尼干预可以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从而达到理想的心肌保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