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杨贵荣1 程芮1
武警总医院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和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
方法 ① 选取符合标准的心跳骤停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n=18)和治疗组(n=22)。罹患肝肾或肿瘤等慢性疾病或复苏前1 周有感染、复苏后48h内死亡者均被剔除。② 两组患者均按“2005 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其他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常规应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心搏恢复后立即应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推,每8h一次,对照组只给予生理盐水静推。③ 两组患者均于心搏恢复后即刻和48h记录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PCWP,肺动脉压和心排血量。④于心搏恢复后和48h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cTNT,TNF-α,ET,IL-8。⑤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 两组患者在心跳恢复即刻上述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8h后动脉收缩压[(100.15±10.12 vs 89.96±15.32)mmHg]、舒张压[(56.35±4.65 vs 52.36±4. 23)mmHg],平均动脉压[(66.26±7.02 vs 58.64.96±3.19)mmHg],肺动脉压[(21.35±1.14 vs 18.19±4.32)mmHg],心排血量 [(2.96±0.25 vs 2.25±0.12)L/min.m2] 均升高, 而PCWP[(15.60±3.31 vs 19.26±2.34)mmHg],中心静脉压[(11.05±2.41 vs 16.13±2.31)mmHg]下降,上述P值均<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8h后血浆cTNT [(2.68±0.12 vs 3.96±0.34)pg/ml],ET[(43.52±5.23 vs 54.67±6.31)pg/ml],TNF-α[(105±27 vs 189±36)pg/ml],IL-8[(132±21 vs 213±26)]pg/ml]水平下降,上述P值均<0.05。
结论 心肺复苏后应用乌司他丁具有稳定循环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保护心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