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分析

陈冠璇2 赵擎宇1
1.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ICU, 2. 山东省肿瘤医院ICU

目的 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
方法 对本癌症中心2006年1月~2009年12月ICU收治并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VAP定义将其筛选成VAP组和未感染组(对照组),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425例肿瘤患者在ICU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74例发生VAP,另外79例机械通气≥48h未发生VAP者为对照组。结果提示,氧和指数(OI)﹤200、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 ﹥20、年龄≧60以及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评分﹥6是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VAP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58株,革兰氏阴性菌(G-)占多数(62.4%),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 革兰氏阳性菌(G+)占20.2%,主要是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17.4%,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结论 本肿瘤专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病情危重、氧合差、APACHEⅡ、CLIS评分高是重要危险因素,VAP的病原菌分布和抗菌谱有别于综合医院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