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镇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李莉1
武汉市中心医院ICU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治疗时效果及护理。方法:60例危重病人,机械通气后采用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观察效果,及探讨护理方法。结果: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后血压、心率逐渐稳定,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和指数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对ICU内不同疾病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均可作为理想的镇静剂,应根据病人情况和治疗需要调整用药时间及深度。

关键词】: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护理
  镇静镇痛治疗是特制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患者疼痛、不适感,减轻患者焦虑躁动的治疗。ICU内的病人,特别是机械通气的病人常需要充分镇静镇痛,通过镇静镇痛治疗可以提高病人对气管插管和有创性诊断技术过程的耐受,有利于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抗焦虑作用。我们常用的药物是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咪达唑仑是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明显的镇静及顺应性遗忘作用,其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短,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小,代谢方式不依赖肝功能,与阿片类镇静药物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减少阿片类用量。1 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激动剂,作用比吗啡强75—125倍而且作用时间短,代谢无活性、无毒,不良反应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2】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ICU接受治疗的病人60例,其中30例为胸腹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0例为麻醉延迟苏醒,呼吸功能不全,20例为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年龄48—92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均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机模式为SIMV模式或CPAP模式,潮气量8—12ml/kg,呼吸频率12—18次/分。
1.2治疗方法:
     均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首先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1mg行镇静诱导,然后同时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和芬太尼,以咪达唑仑0.05-0.15mg/kg.h和芬太尼0.5-1ug/kg.h静脉泵入,配制方法:咪达唑仑稀释入0.9氯化钠至1mg/1ml,芬太尼稀释入0.9氯化钠至0.01g/1ml。
2 结果:
     用药前患者烦躁,不能耐受气管插管,与呼吸机对抗。用药后2-3分钟病人安静,不烦躁,并能与呼吸机同步,无对抗,心率下降,血压平稳,并根据病人不同的监测结果调整用药量。在用药期间,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每日8时-10时,停止用药,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停药唤醒时间8-10min,按Ramsay评分法,Ramsay2-4分52例,有效率52%,Ramsay5-6分8例,占13%,为镇静过度。
3 护理:
3.1中枢神经系统:病人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瞳孔大小、对光放射及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昏迷及呼唤病人姓名有无反应,视物是否清楚,判断有无脑缺血、缺氧、脑栓塞及脑水肿等。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随着重症监护的发展,脑电双频指数在ICU应用日益广泛,对ICU病人镇静、镇痛的观察也越来越直观。
3.2 呼吸系统:应做好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避免移位或脱出,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门齿的距离,并做好记录。保持气管插管的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湿化,避免形成痰痂。寸带固定气管插管不宜过紧,以能放1至2指为宜,以防官腔变形。口腔内要用牙垫固定,防止病人烦躁时咬闭气管插管。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3 循环系统:应用大剂量镇静镇痛剂时,会使病人的心率减慢或增快,导致血压下降。一般正常心率:成人60—100次/分,婴幼儿100-160次/分,儿童80-140 次/分。循环稳定时方可镇静,反之慎用。
3.4 皮肤:镇静后病人自主活动减少,对于体重大、病情重或极度衰竭的病人,应预防压疮的发生,可卧于气垫床,每日定时用温水擦洗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完整,并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还可在骶尾、足跟等骨突处贴以压疮预防贴,抬、翻身时要轻、稳,避免拖拉病人而损伤皮肤。
3.5 心理护理: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因其语言功能的暂时丧失,无法与其沟通,所以我们根据患者常见的几种急需表达的问题,做成了沟通小卡片,可随时与患者交流,了解其身体状况及心理需求,并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向其介绍有关康复的病例,打消患者的顾虑,激励患者鼓起生存的勇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争取早日脱机拔管。
4 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有计划的应用镇静镇痛治疗,不仅能保证患者清醒、安全,还能使患者舒适,顺利度过呼吸功能衰竭阶段,使其顺利拔管,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起效快、代谢快、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可降低药物反应及住院费用,是ICU内镇静镇痛较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志华、赵双平等小剂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在ICU病人中的应用,中国现代
学杂志,2002.12(14)73-74
2. 陈伯銮,临床麻醉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