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量复苏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彭翔1 韩洁韵1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   通过对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发生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患者,应用小容量复苏,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了解小容量复苏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把48名在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发生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治疗组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分别观察各时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结果  两组在滴注结束5min时MAP已开始显示出差异性,治疗组MAP增幅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min时p<0.01,治疗组能够在180min内维持较恒定的水平。治疗组CVP在滴注结束5min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80min时p<0.01,从滴注结束10min开始,两组尿量有明显差异(p<0.05)。讨论  高渗氯化钠复合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治疗作用明显、迅速。在输入结束后5min左右MAP即开始回升,CVP和尿量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MAP增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VP变化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能够更持久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我们认为,ROSC后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时应用小容量复苏,能迅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休克状态,在短时间内就使血管内相对血容量得到适当的恢复,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是ROSC早期的有效治疗措施。其疗效优越于普通的生理盐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