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阻抗技术评价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容量状况初探
和宇1 李强1 李宏亮1 王铁华1 么改琦1 朱曦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背景 腹部外科大手术患者在回到ICU后容易因为有效循环容量不足而出现低血压、少尿、高乳酸血症等器官灌注不良的表现,但手术应激的影响往往掩盖容量不足的存在而使其难以被早期发现。 目的 探讨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术后身体组分变化从而及早发现容量不足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8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的腹部大手术术后患者34例,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Quadscan 4000® (Bodystat Limited, Isle of Man, UK)检测其细胞外水(ECW)、细胞内水(ICW)、总体水(TBW)在术后即刻和术后24小时之间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CVP、桡动脉血压、小时尿量、血乳酸、输液量等临床数据。结果 有16例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SBP<90mmHg),经补液治疗13例在术后24小时内恢复,3例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低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相比,术后即刻的CVP、桡动脉血压、小时尿量均无明显差异,ECW则低血压组低于血压正常组(23.4%VS26.7%,p<0.05);术后24小时,经补液恢复正常血压的病例与未发生低血压的病例相比,ECW无明显差异。低血压组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血压正常组(2.3VS1.1,p<0.05;7.8VS11.3,p<0.05),低血压组在术后28天内有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死亡;血压正常组有2例发生并发症。 结论 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ECW能在腹部大手术术后早期提示容量不足的存在,有利于及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