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大鼠早期血糖的动态变化及机制探讨
孙雪东1 方雪玲1 郑霞1 方强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早期血糖的动态变化,是否与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蛋白、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蛋白的表达存在关联。
方法: 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脓毒症模型。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脓毒症组。观察注射LPS后2组大鼠2小时内血糖的动态变化值和2小时血胰岛素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对2组大鼠心肌、肝脏、比目鱼肌、趾长伸肌组织中AMPK、GLUT4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尾静脉注射后0.5h,大鼠血糖浓度开始升高,1h后达到高峰,随后血糖浓度开始下降,但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2)正常对照组和LPS组之间,2小时血胰岛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大鼠注射LPS后2h,心肌组织、肝脏组织Phos-AMPKα、AMPKα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 大鼠注射LPS后2h,比目鱼肌、趾长伸肌Phos-AMPKα,GLUT4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MPKα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脓毒症早期血糖动态变化为先升高后下降。血糖的变化可能与心肌、肝脏组织对血糖的作用无关,也与血胰岛素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而可能与活化的AMPK促使GLUT4的表达增加,促进骨骼肌糖代谢有关,但活化的AMPK对骨骼肌的糖代谢的调控与肌纤维类型并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