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内毒素血症时AMPK与脂肪酸代谢的变化
乔巧华1 郑霞1 方强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实验背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属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被誉为“细胞能量调节器”。目前内毒素血症时AMPK活性变化尚未清楚。
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内毒素血症时AMPK活性变化与不同组织出现的脂肪酸代谢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
实验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6小时组、24小时组,每组再分为对照组和内毒素血症亚组。观察注射LPS后6、24小时大鼠各组织脂肪酸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肝脏、比目鱼肌、趾长伸肌组织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ACC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CPT的蛋白水平.
实验结果: 1)注射LPS后,6小时组心脏、肝脏脂肪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心肌102.2459±5.95506 vs120.1584±9.40634,肝脏77.8618±14.59484 vs104.0993±15.34602),6小时组比目鱼肌、趾长伸肌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24小时组心脏、肝脏脂肪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心肌102.894±2.98192 vs89.1406±4.70044,肝脏77.8618±14.59484 vs75.6402±3.14461),24小时组比目鱼肌、趾长伸肌脂肪酸含量仍无明显改变。
2)6小时组心脏、肝脏、比目鱼肌、趾长伸肌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4小时组心脏、肝脏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心肌0.6814±0.21652vs0.3380±0.11422,肝脏0.6188±0.04802vs0.5452±0.06245)。
3)6小时组心脏、肝脏、比目鱼肌、趾长伸肌ACC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4小时组心脏、肝脏ACC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心肌0.4141±.03505vs0.7036±0 .07736,肝脏0.6257±0.03421vs0.8758±0.05813)。
4)6小时组心脏、肝脏、比目鱼肌、趾长伸肌CPT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4小时组心脏、肝脏CPT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心肌1.1005±0.11626vs1.9111±0.19417,肝脏1.3007±0.20310vs2.0715±0.22773)。
实验结论:LPS可引起外周组织脂肪酸的动态变化,可能与LPS注射24小时后存在心脏、肝脏AMPK-ACC-CPT途径的激活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