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带教制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张健1 赵丹丹1 刘洋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研究探讨小组带教制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哪种更适合于ICU病房的护理教学。
方法 准备阶段:ICU-B区进行带教教师选拔,具体选拔条件为: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在ICU工作时间为2年及以上,专科理论水平较高,急救技能熟练,热爱教学工作且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者。选拔出教师10名,聘请院内外教育学及ICU临床护理专家对其进行教育学及ICU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1个月,并于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教学技能的考核。实验过程:根据护理学院的实习轮科表选取某医科大学2006级本科护生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到ICU-B、C实习的护生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取ICU-B区实习护生为实验组,ICU-C区实习护生为对照组。 对照组处理:带教教师与护生采用一对一的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教学,每批次实习4周,实习的全过程由科室指定的具有护理学院老师资格认定的带教教师进行带教。实验组干预:由经过培训的带教教师小组进行带教。带班组长根据带教教师的不同班次给护生排班,第一周均为白班,第一周主要安排同学熟悉环境及理论知识教师根据科室病人情况讲解ICU基本知识,第二周起护生陆续跟随技能操作较强的教师进行技能操作的学习,并注重强化及临床模拟,其余两周时间为强化时期,包括完成ICU相关护理记录的书写及急诊急救能力的培训等。带教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带教教师组长要负责监督护生实习计划落实,学习质量督查,以及时调整护生实习时间及各带教教师的带教内容。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注意知识的重复与整合,并加强与护生的交流沟通,注意人文教育,使护生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评价方法:于护生实习第四周周五统一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急诊急救能力的考核,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均来自于之前制定的ICU教学习题库,急诊急救能力的考核采用问卷法,问卷为自制。对所得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结果 采用小组带教制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急诊急救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带带教模式的学生。
结论 改变ICU传统带教模式,采用小组带教制,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各方面受到积极的影响和指导,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避免片面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临床实际工作中教师过少,部分不合格教师进行带教的现象,通过带教小组的建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提高ICU的护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