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曲霉病9例报道
丁士芳1 吴大玮1 孙恩华1 刘寒1 张建宁1 杜滨峰1 李远1 李琛1 翟茜1 陈晓梅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目的 近年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诊断率明显上升。
方法 分析我院ICU 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资料完整的10例IPA临床特点。
结果 例1,43岁女性。高血糖、肠外营养、痰培养为曲霉,伊曲康唑治愈。例2,55岁男性,双肺多发空洞、顽固性低氧血症不缓解,2次痰培养为曲霉,伊曲康唑治疗4天,机械通气期间发生气胸死亡。例3,65岁男性,胃穿孔修补术。3次痰培养为曲霉,2次痰镜检见曲霉菌丝,GM试验1.35,5次腹腔引流液培养为光滑念珠菌,静脉滴注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治愈。例4,35岁男性,颅内多发脓肿灶,双肺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空洞化,脑脊液混浊、颅压不高。4次痰镜检见曲霉菌丝、1次痰培养为烟曲霉、GM试验1.3。联合卡泊分净、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因继发梗阻性脑积水死亡。例5,44岁女性,大剂量强的松治疗4月。近期高血糖、高热、咳脓痰,连续14次痰培养为烟曲霉、1次GM试验1.2。应用卡泊芬净、伏立康唑治疗,痊愈出院。例6,21岁男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ARDS、急性肾功能不全。给予VP16治疗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症,导致粒细胞减少。1次痰培养为克柔氏念珠菌、2次痰培养为烟曲霉、G试验阴性、GM试验1.2。加用伏立康唑治疗,痊愈。例7,32岁女性,孕39周,2次痰镜检见曲霉菌丝、3次痰培养为白色念珠菌、4次痰培养为烟曲霉和黄曲霉混合生长、G试验阴性、GM试验0.85,治疗无效死亡。例8,47岁女性。糖尿病病史10年,连续5次痰培养为烟曲霉、G试验180 pg/ml、GM试验6.5,感染性休克死亡。例9,78岁男性,COPD患者。连续5次痰培养为烟曲霉、G试验>5000 pg/ml、GM试验4.85,应用卡泊芬静无效死亡。
结论 本组3例患者出现IPA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合格痰标本镜检发现菌丝,是识别念珠菌和曲霉菌的客观证据。国内临床医师对痰镜检曲霉菌丝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呼吸道分泌物念珠菌培养的临床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曲霉培养需要一定时间,3例患者自痰曲霉生长至抗曲霉治疗,存在时间延迟。GM试验有助早期诊断IPA。国内较少开展经皮(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仅2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须认识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危害性,强调病原学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重要性,G试验和GM试验有助提高IPA诊断率和降低治疗盲目率。本资料显示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例5患者烟曲霉的MIC值均高于例4患者,可能与例5患者长期服用伊曲康唑胶囊有关。因此,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用于绝大多数IPA治疗。CNS曲霉病是最致命的曲霉感染,伏立康唑是CNS曲霉病治疗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