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原菌耐药变迁的分析
周小勤1 吴亚斌1 陈颖1 张佳佳1 朱松柏1 黄兆选1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目的 了解本院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药情况的年度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最新的信息指导。方法 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我院儿科、新生儿科临床各种标本共16456份中培养阳性的2660份标本逐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阳性标本2660份,总的阳性率16.2%,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61.7%。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而培养阳性的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均可达75%左右,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可达95%左右;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低,仅10-4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尚有较好的敏感性,在78-87%之间;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力康唑敏感性尚可,在71-93%之间。在每年度分析中可见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率在逐年下降,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逐年升高趋势;化脓性球菌比率在逐年下降,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比率逐年升高,自2006年始,真菌阳性比率明显升高。革兰氏阳性化脓性球菌对第一、二、三代头孢尚维持较好的敏感性,均在50%以上,并且大多达到70%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非发酵菌尚有较好的敏感性可达到70%,但自2006年始耐药株正逐年增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肠杆菌、非发酵菌还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非发酵菌对此三类药品耐药正逐渐增多。结论我院病原微生物感染正逐渐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机会菌占主要地位,并且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普遍耐药。而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也正渐渐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