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和防治策略

邵雅洁1 顾佩瑜1 马静1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重症监护科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老年患者行机械通气时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Early-onse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和迟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Late–Onse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方法:观察2009.1.1——2010.2.1期间住ICU行经口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年龄≥60岁)40例,其中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20例,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通过观察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体温、外周血象、气管内吸出的脓性分泌物、痰细菌培养、胸部X片。
结果:20例早发性VAP老年患者中, 痰培养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64株,其中,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28.12%)、嗜血流感杆菌16例(25.0%)、肺炎链球菌16例(25.0%),白的念珠菌2株(3.13%);20例迟发性VAP老年患者中,痰培养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8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0例(22.99%)、铜绿假单胞菌17例(19.5%)、鲍曼不动杆菌16例(18.4%),白色念珠菌9例(10.7%)。
结论:在20例早发性VAP老年患者中,依据痰培养结果,可认为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早发性VAP的主要病原菌;而在20例早发性VAP老年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则是引起迟发性VAP的主要病原菌。同时,随着行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患者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由此,上述结果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准确性。在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VAP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和气道管理,以及ICU空气层流净化和物品设施的消毒,防止外源性致病菌进入下呼吸道和血液;减少内源性病原菌的移位;减少抑酸剂的应用,或以硫糖铝等胃粘膜保护剂取代H2受体阻滞剂和抑酸剂;加强体位管理等。
   总之,积极探讨老年患者VAP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对于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