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VH治疗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罗积慎1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GICU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创伤患者的增加特别是严重多发伤的增加,伤后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创伤后所致的ARF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我院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创伤后ARF,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收治创伤后ARF病人,共22例,男17例,女5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肾脏病)、血压、尿量、血管外肺水、心排量、全心舒张末容积、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血肌酐、血乳酸、血尿酸、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入院后24内数据。以出院时间为观察终点,将结果分为2组:(1)存活组;(2)死亡组。分析各临床因素及透析时机对结果的影响。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施行了肾替代治疗,方式为连续性血液滤过。时机分早期(15例)和晚期(7例)早期透析指在如下情况即开始:1.发生ARF后血肌酐≤310umol/l;2、在充分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用大剂量呋塞米(1次量400mg)后6小时内尿量无增多;3、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败血症时。晚期透析指透析时已出现下列情况:1、水钠潴留严重,出现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等;2、血钾≥6.5mmol/l或心电图提示高钾;3、高分解代谢型每日血尿素氮(BUN)上升14.3mmol/l,血肌酐上升≥177 umol/l,非高分解代谢型血肌酐≥442umol/l,;4、少尿或无尿48小时以上。采用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构成比或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组间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创伤后ARF22例,占同期我院收治创伤病人的0.3%(22/7332),22例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1.2±5.8),APACHEⅡ(19.3±4.7);出现MOF16例(72.7%);死亡6人(27.2%)。
结论: 创伤后ARF多见于伤后发生低血容量及横纹肌溶解者,其预后与年龄和器官损伤数密切相关。对创伤后ARF治疗的重点仍应放在预防上,警惕和重视创伤后老年患者。消除诱因、及时纠正可逆性因素,早期透析以及预防多脏器衰竭发生是降ARF病死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