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筛选出沃氏葡萄球菌病例报导一例
胡旭军1 许兆军1
宁波市第二医院ICU
患者男性,82岁,因“全身多处烧伤1小时”入住烧伤科。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1摄氏度,脉搏:145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70mmhg,浅昏迷,创面分布于头颈、躯干、双上肢,烧伤面积18%,创面基底大部分红白相间,或苍白,深Ⅱ°-Ⅲ°为主,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鸣音。入院诊断:18%烧伤(深Ⅱ°-Ⅲ°为主)、吸入性肺炎、高血压、糖尿病。入院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创面清创换药、补充血浆、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并行气管切开后转入ICU。入科时查体:浅昏迷,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中,体温:38.5摄氏度,脉搏:101次/分 血压:105/50mmhg,氧饱和度:97%,创面分布头颈、躯干、双上肢,创面基底大部分红白相间,或苍白,深Ⅱ°-Ⅲ°为主,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罗音。辅助检查:头颅+胸部CT示:左大脑中动脉梗塞,两下肺炎症。创面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87.3%。血CRP 77.6mg/L。入科诊断:18%烧伤(深Ⅱ°-Ⅲ°为主)、大面积脑梗塞、吸入性肺炎、高血压、糖尿病。转科后行机械通气、创面换药、补充血浆、利奈唑胺抗MRSA(疗程2周余)、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步下降,但期间二次血培养示:沃氏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试验(+),利奈唑胺MIC=4ug/mL。
讨论 利奈唑胺是新一代的噁唑烷酮类抗G+菌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肠球菌)敏感,特别对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沃氏葡萄球菌属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一种人体的正常菌群,主要侵犯免疫功能低下者。本例MRSA感染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体温好转,但血培养却筛选出沃氏葡萄球菌,且其MIC值较高(为4 ug/mL),这一现象提示利奈唑胺对个别G+菌可能未覆盖,或者使用利奈唑胺后可能会筛选出个别耐利奈唑胺的G+菌,此类病例临床上罕有报导
讨论 利奈唑胺是新一代的噁唑烷酮类抗G+菌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肠球菌)敏感,特别对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沃氏葡萄球菌属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一种人体的正常菌群,主要侵犯免疫功能低下者。本例MRSA感染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体温好转,但血培养却筛选出沃氏葡萄球菌,且其MIC值较高(为4 ug/mL),这一现象提示利奈唑胺对个别G+菌可能未覆盖,或者使用利奈唑胺后可能会筛选出个别耐利奈唑胺的G+菌,此类病例临床上罕有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