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成功救治AECOPD 1例报道
王忠锁1 卢宁1
辽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二部急诊科
患者,女,74岁,以“反复咳、痰、喘30余年,心悸2小时”主诉于2010年2月21日3:00入院。咳喘较平日无明显加重,不伴发热。既往史: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史6年。入院时查体:T36.3℃ P118次/分 R34次/分,Bp180/86mmHg。体型肥胖,口唇紫绀,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1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血气分析(入院当时,未吸氧状态):PH7.396, PCO261.5mmHg , PO249.8 mmHg , HCO3 — 37.3mmol/L,BE+9.8。血细胞分析:WBC9.9×109,N 0.7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无肺性P波及ST—T改变。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正常。肺CT示肺气肿、右下肺片状阴影。经氧疗,应用哌拉西林+莫西沙星等治疗,2月21 日21:00,出现嗜睡,血气分析(鼻导管吸氧2L/分):PH7.321 PCO279.4mmHg PO254.1 mmHg HCO3 — 40.6mmol/L,BE+7.6,当时不同意上机。2月22日3:00浅昏迷状态,血气分析示PH7.016, PCO2158.3mmHg PO248.7mmHg HCO3 — 41.4mmol/L,BE+7.6 。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于2010年2月22日14:00(上机10余小时)出现体温增高达38.8℃。先后应用亚胺培南1.0Q6h静滴、大氟康0.2Bid静滴5效果不佳,后改为万古霉素0.5Q12h静滴持续3日,体温略有下降,持续在37.6—38.2℃。于2010年3月3日将万古霉素调整为利奈唑胺注射液(辉瑞制药,商品名斯沃)600mgQ12h静滴,24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3月5日病情稳定,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3月10日间断行无创通气,S/T模式,IPAP12cmH2O,EPAP5 cmH2O,血气分析:PH7.432 PCO245.1mmHg PO264.8mmHg HCO3 — 29.7.6mmol/L,BE+4.6。 治疗期间连续查痰、尿真菌涂片及细菌培养均未查到致病菌。用药期间监测血小板、肝功肾功无异常改变。
讨论利奈唑胺是新型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该药在体内外对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各种革兰阳性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可治疗医院感染性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社区感染性肺炎等疾病,临床疗效优于或等同于常规抗菌药物,且对MRSA、糖肽类耐药肠球菌属、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等引起的感染有效【1】。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药动学特性,不易与其它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2】。
近10年来,MRSA等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势头,社区获得性MRSA肺炎逐年增多,尤其应提起基层医生的注意。在治疗上,当万古霉素治疗疗效不明显时,可尝试使用利奈唑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