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应用

高宏1 叶明1 鞠东辉1 郑俊波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

 

目的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而药物治疗有时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18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CVVH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18例经CVVH治疗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6—68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4例、大血管手术3例。术前肾功能正常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术前心功能II4例、III9例、IV5例。体外循环时间110—280分钟,平均150分钟。开始CVVH时间为术后4—36小时,平均为术后12小时。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置入大口径双腔静脉导管,连接血滤机进行CVVH治疗,置换液为生理盐水1000 ml,注射用水1000 ml, 10%硫酸镁注射液8 ml, 10%氯化钙注射液10 ml,15%氯化钾注射液8 ml,根据患者血气分析及生化检查结果,调整置换液中电解质和碳酸氢钠的用量。置换液输入速度为2000~4000 ml/h,血流量为150~250 ml/min,体液超滤速度一般根据体内液体的平衡情况和当天每小时的出入量来设定。血滤期间监测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及肝功肾功的变化。
结果 经CVVH治疗治愈14例,死亡4例。治愈的14例中CVVH治疗时间为3天—8天,平均5天,停CVVH治疗时BUN及Scr接近正常值范围,无组织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用量均明显减少,其中4例在CVVH治疗期间撤离呼吸机。死亡的4例中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内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CVVH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良好的疗效,对心功能及肺功能的恢复也有良好的疗效。心脏手术后血液滤过治疗的指征并不等同于单纯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清除氮质代谢废物和治疗高钾血症固然是主要目的,但心脏术后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组织水肿也很重要。我们认为心脏术后一旦确定为CVVH治疗的适应症,应尽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血容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适量的补充血浆及袋血浆,维持血容量的稳定。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肾功能及组织水肿情况,及时调整CVVH治疗方案,注意其对血容量、心功能、尤其是对肾功能影响。根据肾功能、心功能及组织水肿来判断停止CVVH治疗的时间,停止CVVH治疗后需要继续观察肾功能、心功能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