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菌群和药敏十年变化
董力杰1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十年来菌群和药敏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方法 对我院 2006年7月—2008年5月NICU呼吸机治疗的患儿,留取痰培养117例次,符合VAP诊断标准的70例,其中早产儿34例,占48.6%,常规气管插管护理,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和液体疗法,给予丙种球蛋白加强抗感染。结果 VAP感染率59.8%,治愈率84.3% ,病死率2.8%。共培养出18种细菌,占前五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G-杆菌(未定种) 、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药敏结果,敏感率最高的是拉氧头孢,为86.8%,其次是阿米卡星,66.1%,头孢哌铜42.6%等。本文结果与我科十年前VAP患儿气管分泌物培养的细菌及其药敏结果做了比较,十年前主要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G-杆菌(未定种)、大肠埃希菌等,顺位有所变化,菌群变化不大。 药敏与十年前比较:拉氧头孢97.6%,现降为86.8%;头孢哌铜77.5%,现降为42.6%;头孢曲松60.0%,现降为14.8%;头孢呋辛55.0%,现降为8.3%;阿米卡星24.4% ,现升为66.1%。结论 1、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也在发生着变化,了解本地区菌群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的VAP感染率偏高,需加强对呼吸机治疗患儿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