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
顾勤1 顾勤 董丹江 徐颖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摘要】 目的 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我院ICU收治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初期经验性液体复苏后放置PiCCO导管,比较PiCCO指导下初始和24h血流动力学参数、氧代谢指标、EGDT达标率以及生存状况,并采用多重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确定影响感染性休克28天预后的指标。结果 (1) 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54例(67.5%)患者28天好转(存活组), 26(32.5%)死亡(死亡组);(2) 初始血流动力学参数:存活组CI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ITBVI、SVRI和EVLWI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24h血流动力学参数:存活组CI和MAP明显高于死亡组,心率(HR)、CVP和EVLWI则低于死亡组,P<0.05,而ITBVI和SVRI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3)初始氧代谢指标:存活组动脉血乳酸(Lac)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氧代谢指标:存活组Lac明显低于死亡组,SCVO2则高于死亡组,P<0.05; (4) EGDT达标率:PiCCO指导治疗 24h后达标率(66.9%)明显高于初始经验性液体复苏(51.3%),P<0.05,而且存活组初始及24hEGDT达标率(57.14%和71.34%)均明显高于死亡组(28.57%和39.28%),P<0.05;(5)以28天预后为因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55.03,P <0.05),最终确定APACHEII评分(R=0.517)、初始CI(R=0.431)和ITBVI(R=0.627)以及24h的EVLWI(R=0.305)和Lac(R=0.469)对28天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可以指导感染性休克早期的液体复苏,CI、ITBVI、EVLWI和Lac是较好的复苏目标,并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连续;心排血量;休克;脓毒性;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