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危重病念珠菌血症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杨向红1 孙仁华1 洪军1
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老年危重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复杂、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与留置,以及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更易发生念珠菌血症。本研究主要探讨影响ICU内老年院内念珠菌血症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01年—2008年我院75例老年ICU院内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实验室结果及转归等,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影响老年念珠菌血症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75例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75株真菌菌株,其中白色念珠菌22株,占29.33%,非白色念珠菌53株,占70.67%。在非白色念珠菌中以热带念珠菌为最多,占非白色念珠菌的41.5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26.67%。两性霉素B对白色念珠菌及非白色念珠菌的敏感率均为100%,氟康唑对非白色念珠菌敏感率为50%,剂量依赖性敏感率为13.64%。75例患者中,56例(74.67%)发现有其他部位真菌定植,其中多部位定植有25例,占33.33%。75例患者中67例行抗真菌治疗,51例予氟康唑初始治疗, 5例予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4例用伊曲康唑治疗,7例用卡泊芬净治疗,7例因得到培养结果时患者已经死亡,1例拔除深静脉导管即好转而未行抗真菌治疗。死亡36例,总病死率48%,高于同期收住ICU的非老年院内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率为31.2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扶康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死亡率为21.43%,大扶康治疗非白色念珠菌的死亡率为6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 =4.9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出现感染性休克,合并细菌血症,,未行抗真菌治疗,抗真菌治疗疗程<7天,距血培养阳性48小时后开始抗真菌治疗,念珠菌血症发生时的APACHEII评分,MODS评分,SOFA评分,低白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高肌酐、尿素氮及低胆固醇、低血小板计数,高白细胞计数对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死亡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感染性休克,合并细菌血症,升高的血清肌酐及SOFA评分>10分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ICU院内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率高,对氟康唑耐药的非白念比例高,出现感染性休克、合并细菌血症、肾衰及SOFA评分>10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营养状况、及时及规范抗真菌治疗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念珠菌血症的预后,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监测,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强真菌药敏监测及脏器功能维护,及时、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