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总结

作者 添加时间 2012/7/20 点击次数 26187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总结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重症医学大会于2012年5月18-20日在泉城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大会以“ICU让病人更安全”为主题,全面介绍了重症医学的最新进展,讨论了学科的前沿问题,并对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进行了培训。在本次大会上首次颁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终身成就奖”,陈德昌(北京)教授和刘大为教授获此殊荣。邱海波主任委员在大会上作了:“ICU让病人更安全”的主题报告,全面诠释重症医学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作用,为病人生命护航。
本次大会可以用来概括为:盛况空前,精彩纷呈,勇于创新。
      盛况空前:5月的济南虽然烈日当空,但并未影响大家求知的欲望。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500名同仁注册,实际参会人数更是多达六千余人,创历年之最。其中山东注册代表1300人,体现了东道主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大会具体学术版块内容分为36个,涉及血流动力学、CRRT、机械通气、体外循环支持技术、镇痛镇静、休克、感染、ARDS、AKI、营养与代谢、心肺脑复苏后治疗、重症胰腺炎、重症儿科、重症护理、重症伦理等专业领域。大会论文报告70篇,丰富的学术内容,获得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使所有参会人员方便、快捷、多角度参与本次年会组织者的心愿,也是本次大会亮点之一。大会首次采取手机平台和电子壁报,实现会议所有相关资讯信息的查询及互动,得到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大会实行网上注册、网上会议议程查询、网络幻灯传输、主会场及8个分会场全部讲座进行音频录制,并设立会议内容同步回顾区,供与会代表对8个分会场的内容进行选择性观看。大会讲座的PPT和音频资料已经上传到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网站,供全国重症医学的同道们学习。
      精彩纷呈:为期3天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既传承了传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学术内容新颖,涉及面广,收到了精彩效果。会前进行了机械通气、CRRT、血流动力学监测等8个专题技能培训,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2010年,重症医学分会在中华医学会85个专科分会中率先推出年鉴,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重症医学在过去的一年内国内外重要学术进展和发展方向,其学术价值得到国内同道的认可。经过不断总结和完善,此次推出《重症医学年鉴--- 2012》,包括20个章节,91篇文章,总字数68万。在年鉴中首次编写重症医学大事记,回顾重症医学在中国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大会共设立专题讲座260场,讲者除来自国内的200位知名重症医学专家外,亦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希腊等多位国外重症医学专家,他们的精彩报告收到了参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分别从医疗、教学、科研等不同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不仅从学科管理角度探讨了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对学科建设进行了讨论,并且从学术内涵角度探讨了大家关注的学科热点问题,对ICU常见的、疑难的、有争议的、容易被忽视的临床问题做了重点培训,并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勇于创新:大会的开幕式严肃、新颖、创新、大气,令所有的参会代表为之震撼。所有会场气氛活跃,其中部分会场如青年版块、护理板块等更是座无虚席,可谓“人满为患”。 重症儿科板块内容也是倍受关注。青年版块26个讲题,气氛异常热烈,不但在形式上创新,在内容上也精益求精,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为年轻医师规范临床技能和科研工作。与往年相比更加重视基础,突出临床,强化技能,兼顾学术前沿。专家查房继续火爆,新尝试的专家访谈、专家对话、医护对话、新形式的辩论等板块,内容充实,形式新颖,互动性强,更是成为了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
      大会全面展示了我国重症医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这次会议,不仅使社会、政府和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了重症医学的力量和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所有重症医学工作者坚定了信念,明确了目标,我们的使命就是让病人更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执着向前!
      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在规模上,更在质量水平和内容形式上!
      会议之所以成功举行,得益于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重症医学分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山东省重症医学分会的精心准备;得益于全国重症医学同道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评论新闻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