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人工胶体与晶体液体复苏对休克逆转,液体平衡及预后的影响
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人工胶体与晶体液体复苏对休克逆转,液体平衡及预后的影响
李莉摘译,张丽娜、艾宇航校
Effects of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synthetic colloids or crystalloids alone on shock reversal, fluid balance, and pati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 prospective sequential analysis
Crit Care Med 2012; 40:2543–2551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在低血容量和休克时,何种液体复苏更好,近年来备受争议。尽管胶体存在潜在的高风险和高花费,但很多国家仍倾向于应用胶体复苏,因为其纠正脓毒症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所需的时间更短,液体入量较晶体减少3-4倍,并可能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然而,近年来这样的观点受到质疑,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白蛋白、明胶及羟乙基淀粉等胶体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不能持久,而且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荟萃分析亦得到相似的结论。此外,人工合成胶体还具有很多潜在的害处,如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剂量相关性副作用。
研究的初始点来自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淀粉后肾毒性的发现,我们首先应用4%明胶替代淀粉进行液体复苏,但依然有很高的肾损伤发生率,于是改用单纯的晶体液进行治疗。本研究即调查了自2004年至2010年的这样一项羟乙基淀粉、4%明胶及晶体进行液体复苏的序贯研究的电子数据库,比较不同种类的液体复苏是否对逆转休克时间,达到最初血流动力学目标的效率及预后有影响。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机构:德国一所拥有50张床位的大学医院综合性外科ICU。
2. 病人选择
纳入标准:入住ICU第一天内出现严重脓毒症和/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诊断标准如下: 脓毒症:临床可疑/证实病原微生物感染+SIRS表现;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一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SBP﹤90mmHg / MBP﹤70mmHg / 前负荷足够,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前述血压水平。
排除标准:年龄﹤18岁、实体器官移植史、入ICU前需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支持治疗、入ICU时未测血清肌酐值。
3 研究分组:
组别 病例收集时间 液体种类 |
HES组 2004.1.1-2006.1.31 6%羟乙基淀粉(HES130/0.4)和晶体 Gelatin组 2006.3.1-2008.3.31 4%胶体(Gelatin,德国)和晶体 晶体组 2008.5.1-2010.4.8 晶体平衡液 |
4 观察指标
1) 休克逆转时间,休克逆转定义为血乳酸时间小于2.2mmol/L或停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
2)达到最初血流动力学目标时间,具体指第一次达到MAP﹥70mmHg,ScvO2﹥70%,CVP﹥8mmHg所需时间,再发休克不做考虑。
3) 研究液体量指用于治疗容量缺失而快速大量输液的淀粉、明胶和晶体液用量,不包含维持输液量。总液体入量指包括肠内和肠外的如快速及维持输液,营养、药物及血制品在内的所有液体。
4)每日液体平衡量定义为液体总入量减去液体总出量。液体总出量包含尿量、透析脱水、非显性丧失预计量及口腔和直肠分泌物。
5)急性肾损伤以RIFLE标准或新近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为标准。
三 研究结果
1 .纳入患者资料:共调查了外科ICU24326例患者,按排除标准排除了23280例,最终入选1046例患者,其中360例是应用HES时期,352例应用gelatin时期,334例应用晶体时期。
2. 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入ICU 48hrs内三组间MAP无统计学差异,但随后的时间里,HES和Gelatin组MAP均值显著高于晶体组。第1、3-8天,晶体组去甲肾上腺素用药剂量更大。观察的14天内,CVP、ScvO2和血清PCT水平三组间无显著差异,但HES组心率明显快于另两组。第2、6天,HES组蛋白水平高于晶体组。
2 达最初血流动力学稳态时间:三组间基本无差异,除了晶体组CVP达标稍慢,见图1和2。
3 液体入量和液体平衡
整个治疗期间,两胶体组患者晶体入量多于胶体。最初4天内,晶体组复苏液体总入量是HES组的1.4倍,Gelatin组的1.1倍。HES组和Gelatin组ICU住院期间累积液体总入量显著高于晶体组。
比较入ICU 24hrs内每2hrs液体入量发现,在最初12-16hrs内,晶体组液体入量最多,其次为Gelatin组。入院48hrs内,晶体组每日液体总入量明显高于两胶体组,HES组液体正平衡量最少。但是,第5天以后,HES和Gelatin组液体正平衡量高于晶体组。(见图3)
HES组和Gelatin组患者接受异体血制品输注的比例更高,而Gelatin组和晶体组患者输注20%白蛋白的比例更高。
4 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急性肾损伤总发生率为65.7%(687/1046),32.6%(341/1046)的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与两胶体组相比,晶体组急性肾损伤和肾脏替代治疗发生率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缩短。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ES和Gelatin是急性肾损伤和肾脏替代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见表3)
四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管是单用晶体,还是人工合成胶体联合晶体液体复苏,严重脓毒症患者达最初血流动力学稳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除了晶体组CVP达标稍慢。复苏的初期(4天内),单独使用晶体复苏组液体输注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多;第5天开始,该组液体负平衡较多。
尽管两胶体组接受血制品输注和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但是三组ICU和住院期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因为观察的时程不够长。两胶体组累积液体入量更多是因为他们ICU住院时间更长。
胶体能吸附至细胞膜上的多糖-蛋白复合物,阻止液体外渗,而晶体液则在血管内与组织间隙间迅速达到平衡。因此,胶体能更有效地增加血管内容量。研究证实,与林格氏液相比,在休克复苏的前2hrs,HES或右旋糖酐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但随后即出现反弹。这或许可以解释其他短期液体复苏研究中,晶体液用量是人工合成胶体的3~4倍;而本研究中,最初的4天内,HES和Gelatin组复苏液体总入量分别只是晶体组的1.4倍和1.1倍。这个结果亦与其他观察时程较长的研究一致。
HES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需肾脏替代治疗和血制品输注的可能性增加,与报道的其他研究及荟萃分析的结果相似。以往的观点认为,应用允许剂量范围内的6 % HES不会导致肾损伤等临床副作用。本研究中,HES组88%的患者使用6% HES 130/0.4,前4天平均日剂量为39ml/Kg(低于限定量50ml/kg/d),因此本研究的结论不支持上述观点。
局限性:本研究为单中心多因素序贯研究。我们不能排除由于未被纳入研究的其他治疗因素、随时间推移脓毒症诊治措施的改善而产生的系统误差。虽然组间基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抽样的不随机性导致不能避免未发现的组间差异的存在。两胶体组肺源性脓毒症病例更多。但欧洲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脓毒症的病源无相关性,腹腔感染导致的脓毒症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如脱机标准改变,可能导致最后一组(晶体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更短。
五 结论
本研究对“胶体纠正脓毒性休克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减少3-4倍液体入量)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第三代HES(130/0.4)及低分子明胶即使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仍然可能具有肾脏损害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