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征病人应采用个体化通气策略

作者 添加时间 2011/12/9 点击次数 10242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呼吸动力学监测可以很好地预测其肺功能的损坏程度。在实验室建立动物模型证实病人呼吸“动力”与CT检查所见的病人残留肺功能大小显著一致时,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ICU)及时将这一原理搬用到临床对ARDS患者的治疗上,将小潮气量通气、开放肺泡策略、无创通气和俯卧位通气等有机结合,到底采用多少压力、多少容量、需不需要肺复张操作等均由ARDS患者的个体指标说了算。北京协和医院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施个体化通气策略以来,极大地降低了该院ARDS患者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死亡率,缩短了ARDS患者在ICU的平均住院天数。
  严重感染、创伤和外科大手术后,病人常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肺功能损伤,这使得ARDS成为一种常见的危重病,目前国际上平均的死亡率在50%左右。对 ARDS的治疗策略主要为机械通气或无创通气。而通气方式的变化明显受到医生们对ARDS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转变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国际上普遍认为ARDS病人的肺是硬的,肺内呈不均匀性实变,是正常肺与不正常肺的混合弥漫性病变,主张提高氧输送以改善ARDS这相当于“给硬的气球里面充气”,结果造成了“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泡被撑大、失去弹性,病人反而丧失呼吸功能。
  90年代意大利学者通过床旁CT发现ARDS 病人的小部分肺是软的,可以通过“小潮气量”来满足“婴儿肺”的通气问题,结果又带来新的问题-- “用进废退”:肺泡完全塌陷后再吹气很难完全张开。
  国际上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小潮气量通气的基础上应用肺复张的策略(RM),与单纯使用小潮气量通气相比,前者能够更加符合肺泡弹性收缩、舒张原理,所以,应用RM,并加用相应PEEP的治疗正在被临床学者们重视。
  我院ICU从1998年开始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对ARDS病人的治疗策略与国际同步,先后将液体治疗、俯卧位、小潮气量、无创通气和肺复张等运用于ARDS病人的治疗。该科主任刘大为教授在国内最早提出ARDS是“过程论”学说。联系多年的临床实践,他想到ARDS实际上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和临床表现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从起点到达终点。比如给ARDS分阶段,那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应该对应着不同的治疗策略。这一认识是协和医院提出ARDS患者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指导原理与雏形。另外,尽管将潮气量设定为6ml/kg的机械通气与12 ml/kg相比明显降低了死亡率,但显然病人之间在体重上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体重与肺功能关联性显然不大,按体重来计算的通气量显然不能真正与病人的肺功能相匹配。2003年,协和医院发现, ARDS患者每次的呼吸动力学监测数据可以很好地预测其肺功能的损坏程度。在实验室建立动物模型证实病人呼吸“动力”与CT检查所见的病人残留肺功能大小显著一致时,协和及时将这一原理搬用到临床对ARDS患者的治疗上,将小潮气量通气、开放肺泡策略、无创通气和俯卧位通气等有机结合,到底采用多少压力、多少容量、需不需要肺复张操作等均由ARDS患者的个体指标说了算。
  北京协和医院历经从1998年至今八年的临床实践,将ARDS病人死亡率由八年前的由50%降低到23.4%,入住ICU时间由14.2天降为5.8天。(该技术荣获医院2005年医疗成果二等奖)

    评论新闻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